歡迎來到環球教育官方網站,來環球,去全球!
來源:互聯網
小編:天空 1178毫無疑問,作為GRE考試的基礎能力,長難句的閱讀相較于單詞記憶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長難句的教程市面上屢見不鮮,我在這里不會去贅述別的文本中已經涉及的內容,只會提幾點長難句練習中的誤區。
誤區一——順序閱讀:
確實,一般的英文語句閱讀的順序是從第一個詞讀到最后一個詞。然而,一旦出現了所謂的長難句(這個概念并不是絕對的,它是相對于閱讀人的能力來說的),意味著順序讀我們不能通過快速讀一遍就提取出其重要信息,我們必須另尋它法。讀長難句的目的是提煉信息,我們首先不應該假設一個句子當中的所有信息都是同等重要的。在英文寫作中,一個句子最核心的信息應該通過最核心的邏輯框架體現出來,它表現的是一個句子的基本目的,剩下的細節都是服務這個目的的。順序讀可能造成的結果是,在還不了解一個句子的主要目的時,我們讀了大量的細節,而等到主要目的出現時,剛才的細節基本上已經忘掉,白讀了。
舉一個例子:But the play’s complex view of Black self-esteem and human solidarity as compatible is no more “contradictory” than Du Bois’ famous, well-considered ideal of ethnic self-awareness coexisting with human unity, or Fanon’s emphasis on an ideal internationalism that also accommodates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roles. 一般同學的閱讀思路是,先讀But the play’s complex view of Black self-esteem and human solidarity as compatible這個主語部分。廢了半天勁,發現是一個view,是關于黑人的自我尊重和人類的聯合這兩方面的統一。但這些細節的目的是什么呢?繼續讀,發現剛才這個觀點不比Du Bois的某個很難懂的觀點更矛盾,接著又出現了Fanon的一個強調,這個強調也很難讀。于是,同學們就陷入了對三個觀點細節的糾纏。
然而,糾纏這些有意義么?正確的讀法,一定是先尋找句子的最核心結構。句子不是逐字細讀的,我們首先要看到這個句子的最大框架是the play’s view of … is no more contradictory than Du Bois’ ideal of … or Fanon’s emphasis on … 于是這個句子的目的就非常明確了,作者就是在說這個play的觀點并不比另兩個人的觀點更矛盾,是在為the play進行辯護。在實際閱讀中,具體這個play和后兩者的細節甚至都不需要再讀下去。如果出細節題進行這幾個觀點的對比,我們通過這個句子的主要目的就可以定位回來,到時再對比細節。如果不出細節題,我們根本就不用浪費時間。
剛才這個句子其實是個單句,我再舉個復合句的例子來展示一下我的處理信息順序。A critique of the Handlins’ interpretation of why legal slavery did not appear until the 1660s suggests that assumption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slavery and racial prejudice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that explanations for different treatment of Black slaves in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should be expanded. 首先讀出最大的結構,a critique of why A suggests that B and that C 即對A的評判顯示了B和C。
我們接著來看評判了什么A,A是H的觀點,關于slavery的時間,處理到這個層次就夠了。接著看,這個評判顯示了什么?“that assumption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slavery and racial prejudice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that explanations for different treatment of Black slaves in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should be expanded.”主結構是that XXX and XXX,說明顯示了兩個東西。看第一個東西,assumption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slavery and racial prejudice should be reexamined,主結構是assumptions about XXX should be reexamined,懂了,就是某個想法要被重新考慮(負態度已經出現)。哪個想法,slavery和prejudice的關系。接著,第二個東西,explanations for different treatment of Black slaves in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should be expanded,主結構explanations should be expanded,原來是某種解釋要被擴大范圍。
什么解釋?南北slave為什么有不同的待遇。我把這個句子的不同層次按照邏輯層次高低全部讀出來。這么做的好處是,最后的那些細節,我可以選擇性的不仔細處理,但無論是否處理細節,我首先處理的都是這個句子的最核心目的。我至少看出來了,這個句子是說,對H某觀點(具體是什么觀點,甚至可能不用看,因為如果本文都在說H,這個觀點應該之前出現過,所以在這里這個細節本來就不該順序讀)的考察,顯示出應該做兩種修正(reexamine and expand)。處理到這個程度,我們已經足以看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即對過去的做法(assumption and explanation)的負態度了。
誤區二——直譯中文:
不需贅述,這個毛病和剛才順序讀的毛病是如影隨形的。經常在上課時,有同學強迫自己必須把每個句子的嚴格中文意思都翻譯出來。從閱讀考試的目的講,這是完全沒有意義的。為什么?英文語句的語序和中文語句的語序根本就不同,所以翻譯出中文,如果是直譯,則聽起來不像人話,如果是意譯,則不能反映原句的主結構。這和上文所講的閱讀信息處理順序是矛盾的,所以我自然完全不推薦。
誤區三——濫用長難句閱讀方法:
準確解釋一下。剛才所講的長難句閱讀法,在用單獨句子練習時顯然是要嚴格執行的。但到了實際考試中,需要每個句子都這么讀么?絕不!原因很簡單,太慢。如果每個句子都這么讀,考試時間對我也是不充裕的。有些句子要這么讀,有些句子是順序掃著讀的。那如何區別?道理很簡單,當我們無法預測會出現什么信息時,通常在文章的一開始,任何句子,只要有難度,就要使用長難句的讀法,而且連細節都要讀出來。但是,隨著文章的發展,如果進行主動的思考,我們經常能夠知道后文會出現什么信息,因此,我們只需要掃符合自己預測的信息就可以了。
比如,這樣又一篇文章,第一句話是One reason researchers have long believed that Mars never enjoyed an extensive period of warm and wet climate is that much of the surface not covered by wind-borne dust appear to be composed of unweathered material. 主結構是One reason researchers have believed A is that B. 句子目的很明確,研究者有A觀點的原因是B。A是火星沒有過warm和wet,原因是表面沒有weathered material。注意,我是不是已經在分層讀主信息了?這句話是認真讀的。接下來,第二句話出現,If water flowed for an extended period, researchers reasoned,我沒有把這句話引完,請讀者們現在思考,后面我們要挑什么詞來讀?第一句話說,研究者認為火星不wet/warm的原因是沒有weathered material。第二句一上來說researchers reasoned,顯然兩句話沒有發生轉折,信息大方向應該一致。它說,假如火星有過water flow,理應怎樣?熟悉GRE閱讀的同學應該已經敏銳的發現了,water flow就是前面的wet。我們再概括一下,研究者認為火星沒wet過,因為沒發現weathered material。他們認為,假如火星wet過,理應怎樣?
我相信,這個時候絕大部分同學們已經能夠補充出來了,那就是一定會出現weathered material。因此,在讀后半句時,無論怎樣,我的眼中都是尋找它的核心信息,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出現weathered material,則驗證了我的預測,等于說了廢話,第二種情況是作者換詞了,則新句子的核心詞之后就等同于weathered。我們來看一下他實際說了什么,If water flowed for an extended period, researchers reasoned, it should have altered and weathered the volcanic minerals, creating clays or other oxidized, hydrated phases (minerals that incorporate water molecules in their crystal structure). 果然,他用了altered and weathered,此部分沒用,接著他說了creating clay, oxidized, hydrated,意味著這些就是weathered material。
其實,這里我要說的基本已經是ETS官方在閱讀方法論中所強調的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了。過去的培訓教師經常告訴學生,句子可以不讀,很多句子都可以跳讀。其實不然,每個句子都有可能出考題,完全沒有印象,意味著根本無法定位。但是,“不能不讀”,不意味著每個句子都是認真讀的,它們的區別就在于主動閱讀。
了解更多GRE考試資訊